國培研修工作計劃
我體會,學好Photoshop能夠分四步走:
一是認真掌握操作技能,打好基礎。要把各項常用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和效果記住、做熟,;
二是扎實系統(tǒng)整理知識,提高認識。對于學會的操作技法,不僅僅能獨立重復制作,而且要理解其中的知識點,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書中每一個練習的設計都是用心良苦的,必須要弄明白每個練習之間的關系,搞清楚每個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完整清晰的操作體系,使自己的操作從必然走向自由;
三是主動承攬制作任務,積累經(jīng)驗。把學過的知識運用的實踐當中去。當然會出現(xiàn)顧此失彼、手忙腳亂的局面,只要冷靜地處理一個一個的難題,硬著頭皮頂過來,您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長本事了;
四是廣泛涉獵相關領域,豐富自我。這時候,您自己就已經(jīng)明白有哪些方面就應深入,哪些技能急需提高,哪些知識就應拓展。用心主動地去學、去看、去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別人不僅僅說您學會了Photoshop操作,而且會夸贊您的素質提高了!
國培研修工作計劃篇2
我體會,學好計算機要有四個條件:一是要有必須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會操作機器,會管理文件,會排除簡單的故障;二是要精通軟件操作,明白使用哪些操作命令、技能方法能夠實現(xiàn)創(chuàng)意;三是要有必須的美術基礎,只會操作軟件而不懂得起碼的色彩、構圖、造型等知識是無法獨立承擔任務的;四是要有一點靈感,這得益于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文學、繪畫、攝影、印刷、廣告、網(wǎng)絡……您大概都需要涉獵。這四個方面就像汽車的四個輪子,少了哪個都不靈。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帶給形象直觀的教學資料,幫忙學生構成該性認識,通常需要使用圖像輔助教學。學了photoshop后,解決了圖像問題,我要把它更多的應用到教學中去,并教給其他和我有同樣問題的教師。在和其他教師學習photoshop時,我會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下不運用photoshop的弊端和運用photoshop的便捷,加深對photoshop的印象。我會就教學工作的需要較大家如何對圖像進行基本的處理。比如,調整圖像的尺寸、裁切圖像、摳取圖像及最重要的合成圖像。
對這次的設計思路和講解過程,還比較滿意,思路比較清晰,講解也很詳細。再次謝謝兩位老師的精彩講解。
國培研修工作計劃篇3
上午聽完兩節(jié)文言文課,我們都感慨多多。
高中語文教學千萬不要急著針對高考來開展教學。還是扎扎實實去訓練學生的語文潛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為佳。比如學生的閱讀是最應當培養(yǎng)的一種潛力和習慣,如何透過速讀、默讀、精讀來積累知識、內(nèi)化為個體知識,都應當用心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習慣;比如,演說潛力,看似簡單,但學生的演說能不能到達作為高中生應當?shù)竭_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學生主動提問和主動發(fā)言的習慣,這和學生的自信態(tài)度有關,那么語文教學又該怎樣培養(yǎng)這種態(tài)度?這些看似和高考無關的東西,卻為高考奠定了最為基本的功底,更為學生未來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北京八一中學就是如此做的,但他們的高考成績并沒有因此下降。不僅僅如此,他們還在高一就開設了校內(nèi)選修課,圍繞教給學生什么、為什么要教給學生這些東西以及教師們的專長(特長)設置了四個模塊,教師們根據(jù)這四個模塊自行設計校本課程和教材,結果不僅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師的智慧,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有的教師利用和北大是近鄰的關系,為了趕課,甚至即使趕不上吃飯也去聽教授講課,為自己上好選修課作充分準備——申左軍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師,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聽課,結果不僅僅這天的課得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認可,而且他開設的“孔子告訴你”這門選修課深得學生歡迎。
其次,一個教師的課要得到學生的歡迎,我想最重要的還在于教師本人要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務必具備強烈的職責感和使命感。當一個教師深知自己的天職至關重要時,他就會有強勁的動力支撐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覺地不斷進取,透過學習、實踐、體驗、反思、感悟來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蘊和教學技能——盡管這些東西當前看是需要有名師來引導的。
第三,一個語文教師應當盡量讓自己“學富五車”。李衛(wèi)東教授說,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老師不就應被學生難倒。當時我頗不以為然,這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讓我感慨,交流會上我曾問副校長,文言文教師務必背出來是不是學校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她說不是,但他們學校鼓勵教師這樣做,這是傳統(tǒng),他們的理念是這是一種帶動,更是一種示范——顯然這已經(jīng)成為學校語文教師的自覺行動??纯次覀儗W校,年輕教師占了大多數(shù),但我覺得許多人學習的時間仍然太少,除了學校的事務性工作過多的壓在了他們的肩上,使他們不能靜下心來自己給自己去學習、思考、感悟外,就是學習的氛圍還不夠,比如開展課題研究,甚至還有些老教師不僅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導他們還挖苦他們,應對這個局面,我覺得學校有職責營造良好氛圍,給年輕教師必須的學習壓力和動力是十分必要的。
離開八一中學回北大的路上,我就在想:名師之所以是名師,因為他是名校的老師,名校的老師之所以是名師是因為他能讓學習和研究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習慣。
下午聽取了北大教授程郁綴的講座。以前曾聽過他的“百家講壇”,不覺得怎樣樣,因此之前也沒有看好他,沒想到這天聽感覺完全不一樣。分析起古典詩歌真是獨到、入微,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名言警語。
比如講到屈原的故土情懷時,說禽獸尚且“胡鳥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何況是人,如果你身處美國,當你得意時,不要忘了你腳下踩的是別人的土地;當你失意時,不要忘了你背后是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講到屈原的成就時,他說,要對你的學生說,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目標如一。再如講到曹操時,他說,大氣才能成大器,一個胸懷開闊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園里,每一粒泥土里都蘊藏著智慧,這些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輩出。再比如講到陶淵明時,他很佩服詩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詩人偉大,他的詩才是好詩——看誰都偉大是因為你跪在地上!這是他告訴我們的真理。再比如他談到杜甫時,我覺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誼“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遠不會被別人忘記”是十分有道理的,而當前我們中許多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有意無意地忽略他人。
這些道理和故事其實就是教學財富,真的,我覺得很幸運,能來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頂尖教授對話——每一場講座我都會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干教師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討各自的困惑,這些行動,讓我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充實也很有感觸和體會。想想當初報名時差點與之擦肩而過,幸好認識了許多朋友,最后將這個機會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國培研修工作計劃篇4
“國培計劃(20__)”示范遠程學習,從20__年9月15日起至20__年11月10日結束,歷時57天。我有幸參加本次國培計劃語文學科培訓,榮幸地成為初語17班的學員。本次培訓,我始終如一堅持上線學習,認真學習各門課程:案例解讀、新課程理念、專家講座、互動交流等等。我在忙碌中快樂著,在學習中收獲著,在交流中感動著。我慶幸自己加入了一個專業(yè)、規(guī)范、有著先進理念的培訓團隊,欣喜著國培帶給我的種種收獲。這次培訓是緊張、充實、忙碌、有序交織在一齊的,近兩個月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教學理念、教學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現(xiàn)將我參加此次培訓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國培,更新了我的教育觀念
本次培訓學習,我發(fā)現(xiàn)教育是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老師精彩的講座,如同頭腦風暴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更新的認識,教學思想方法的探討,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有了明確的方向。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nèi)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二、國培,啟迪我去思考
聽了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榮的講座,我深刻認識到教學反思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具有十分生動和豐富的價值。反思有助于教師發(fā)現(xiàn)新的教育好處,反思有助于理解“我的理論”,建構“實踐知識”,反思有助于教師更加關注自我專業(yè)成長的歷程,反思有助于教師不斷增強對教育教學的自信心,反思有助于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職責感。一名教師具備了自覺反思的潛力,就會經(jīng)常反思,在反思中成長發(fā)展,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學潛力,在反思中增強教師職業(yè)幸福感。
三、國培,開啟了我的智慧
參加這次“國培”,我的內(nèi)心是充實的,我在培訓中漸漸成長。我有收獲、有理念、有疑惑、也更有壓力,我要把在國培學習的知識用到教學當中,把專家教授們的理念轉化為自己今后的行動指南。力爭做一名真正的“優(yōu)秀教師”、“骨干教師”,讓我們與“國培”研修同行,讓“國培”研修因我們而精彩!
總之,感恩國培,讓我有了一次學習提升的機會,國培學習雖然短暫,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yè)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我將把這些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輻射到語文教學中。
國培研修工作計劃篇5
一天的學習活動結束了,我感悟頗深,必須要高度重視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建設,如果你
沒有豐富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不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fā)現(xiàn)和自主探索。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理解知識的狀態(tài)就難以改變,新型教學結構的建立就落不到實處,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既要注重多媒體素材和課件實體開發(fā),又要注重運用模式的開發(fā)。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此刻能夠透過網(wǎng)站或教學光盤等獲取到,教師也可根據(jù)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部分利用或加以簡單修改后用于教學,但總體上看仍很零散,達不到必須的規(guī)模。另外,雖然目前我國的網(wǎng)絡教育發(fā)展很快,個性是“校校通”工程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學校也建設起了自己的校園網(wǎng),在必須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平等和普及,里面有很多豐富的資源,是一件好事,有著用心的好處。但是,有許多網(wǎng)校仍然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模式,局限于“同步練習”和“課后補習班”的形式,在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上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從目前的資料來看,網(wǎng)校在結合學科做研究性、探索性、合作式學習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欠缺。所以資源建設既要注重“量的擴展”,更就應追求“質的提高”,這樣才能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潛力方面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