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1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干部職工的文化生活,讓干部職工深切地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根據市文明辦《關于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經研究,決定今年端午節期間繼續在全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實踐活動。
一、 指導思想
通過大力開展群眾性節日民俗文化活動,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濃厚文化內涵,引導干部職工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建設步伐,努力營造歡快、祥和的節日文化氛圍。
二、 活動內容
(一)開展中華經典和紅色經典誦讀活動,弘揚愛國精神。以支部為單位,以機關科室、分局,局屬單位為重點,舉行“優秀古典作品誦讀”活動。要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心選擇歷代愛國主義名篇佳作,引導大家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通過舉辦賽詩會、詠詩會等方式,吟誦屈原詩歌、中華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描繪國家偉大建設成就的詩詞等,掀起緬懷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吸引干部職工廣泛參與,感受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發揚愛心善心。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特困家庭、貧困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為重點服務對象,組織動員志愿者廣泛開展送粽子、送溫暖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節日期間,要特別以社區志愿服務為重點,扎實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努力營造鄰里團結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和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
(三)開展節日民俗和文化娛樂活動,傳承民族精神。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探索和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設計方便干部職工參與的活動項目。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精心設計富有文化內涵的節日活動,并通過專題講座、文化展覽、美術攝影、知識競賽等形式,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闡發。同時,要注重與本單位工作相結合,積極打造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品牌。
(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宣傳節日新風。以除舊布新為重點,將健康教育專家和醫務工作者“請進來”,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各種形式的文明禮儀、文明交通、文明勸導、文明餐桌等宣傳教育活動,制作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宣傳欄,大力弘揚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過節理念,積極引導干部職工踐行行為規范、爭做文明使者。
(五)開展凈化美化環境活動,增強文明意識。組織發動干部職工、志愿者清除公共場所、辦公室的衛生死角;組織志愿者走上街頭,對在公共場所、重點街道和路段,對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等有損市容環境衛生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和教育,增強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創造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一是加大辦公環境的清潔。在全局范圍內開展一次衛生大掃除,徹底清除垃圾、衛生死角,整治“四害”孳生地,保持整潔的衛生環境。5月30日前,將組織人員對各辦公區衛生清潔情況進行檢查。二是加強個人家庭衛生。動員廣大干部職工開展家庭衛生清潔活動,把家庭衛生打掃干凈,增強大家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營造人人參與愛國衛生的氛圍。
三、活動要求
(一)把握節日主題,精心組織實施。各單位要把開展好端午節主題文化活動作為豐富群眾性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抓緊抓好。要把“中國夢”的要求融入到活動中去,研究制定具體詳細的活動實施方案,周密部署、精心實施,保證活動穩步、有序開展。
(二)立足基層實際,創新活動形式。要充分發揮干部職工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不斷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要把端午節主題文化活動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結合起來,與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要堅持從本單位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項目、開展活動,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節日濃厚氛圍。各單位要通過專題專欄、微博、短信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普及端午節的節日知識,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想管新聞報道要統一懸掛“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標識。
各科室、分局、各單位要圍繞主題,精心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形成“人人關注節日文化,人人參與節日活動”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傳統節日整體教育效應,力爭讓每名干部職工在參與中獲得體驗,增長知識,豐富情感,養成品德。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2
一、活動主題:
讓學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這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目的:
1、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民間習俗。
2、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
3、通過對家人、鄰居、同學等的交流,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立于主動學習的能動性。
4、通過親手嘗試包粽子,提高勞動技能與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5、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團結互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活動時間:
5月26日——6月6日
四、活動對象:
五年級全體學生
五、活動內容:
1、舉辦一次端午節知識競賽
五年級每班選五名同學參加,6月5日中午12點集中五(5)班教室。
2、組織一次屈原故事巡講活動
五年級每班選三名同學準備好一個有關屈原的故事講給一、二年級的同學聽,講故事時間為5月29日晨會課時間。(請一、二年級班主任拍好照片。)
五(1)對應一(1)一(2)一(3)
五(2)對應一(4)一(5)一(6)
五(3)對應二(1)二(2)二(3)
五(4)對應二(4)二(5)二(6)
3、學包一個屈原愛國粽子
五年級班主任發動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學包粽子,拍好照片。
4、出一張關于端午節的小報
五年級每班出三張小報。
5、寫一副屈原愛國書法作品
五年級每班交兩幅作品,硬筆、軟筆都可以。
6、制作“端午時節話屈原”的晨會PPT,并利用晨會課進行宣講
五年級每班制作一個PPT。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3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
活動地點
教室。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思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學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和媽媽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
1.將粽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葉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粽葉包好后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學生和家長動手包。
詩歌朗讀: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讀表演。
第一:__同學朗讀。
第二:小組朗讀。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讀。
第五:家長和學生齊誦。
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賀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凋射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包容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方才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同學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吃粽子:
請評委根據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并且評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4
一、指導思想
為了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濃濃鄉情和融融親情,增強學生與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親和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端午節文化的搜尋、思索和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鍛煉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
20__年6月14日下午第二節課
三、參加人員:
一~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容
通過找一找、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學一學、縫一縫等方式,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級縫制香囊、做五絲等;
2.“端午節知識知多少”:三年級學生做手抄報以“走近端午”為主題,重點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
3.走進屈原詩詞:四年級學生通過誦背詩詞來理解端午文化。
4.“我跟老師學一技”:五六年級學生重點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嘗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活動結束后,綜合實踐活動老師6月8日之前(一二年級班主任)將活動方案電子稿發送教務處郵箱,字體四號微軟雅黑?;顒悠陂g,一、二、四、五年級進行拍照,每班選兩張照片,由大隊輔導員收集后拷到教務處電腦。三年級每班上交五份手抄報。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5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作為當代大學生許多同學因為在外讀書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四川警安職業學院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部決定在端午節之際開展以"我們一起過端午"。讓大家了解端午佳節。
一、活動目的:
以游戲的形式體現端午的風俗,弘揚民族文化,烘托節日氣氛,豐富校園文化,活躍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二、活動時間:
六月六日
三、活動地點:
男生公寓門口
四、主辦單位:
警安職業學院院團委
五、活動具體安排:
(1)吃粽子大賽參賽人員以三人為一組,蒙好眼睛,待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后,參賽人員在原地轉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時間將粽子解開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當完全吃完后舉手示意,工作人員檢查無誤后,由我們的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根據用時最短選手獲勝,發放獎品、其他兩位發放紀念品。
(2)追憶歷史,端午有獎問答我們在場地周圍懸掛長繩,繩上按順序粘上有關端午節風俗,歌謠等的問答題目、同學們若知道題目答案的可將題目拿下,到對獎處回答,答對者發放獎品。
(3)夾彈珠游戲每組2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布開始后,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布結束并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4)鏢王爭霸端午有射箭的風俗、由于條件限制,我們以飛鏢代替射箭、射鏢距離為2米,以超過3鏢總數超過18環者為勝。
(5)觀看與端午有關的電影此項活動由電影協會主辦,首先我們在網上下載有關端午習俗的電影,如劃龍舟和各地在端午節的習俗,讓大家增長見識,最后播放有關紀念屈原的電影,活動在電影中結束。(6月3日晚開始,放假期間每晚播出)
六、經費預算:
橫幅:30元
飛鏢盤:40元(買兩個)
紀念品:200元
粽子:50元
共計:320元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6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為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上級要求我們:“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為了弘揚民族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
二、活動目的:
5月28日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我們民間要吃粽子、掛香袋、系長命五采線、房前屋后掛上象征祝福的葫蘆、愛蒿、柳枝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我們小學生來開展教育活動,既能鍛煉和發展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等先輩的特殊日子,我們也借此,向屈原進行緬懷,從而使民族精神得已傳承。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認識與了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同學們健康成。
三、活動主題:
“快快樂樂過端午”
四、活動時間:
5月26日——5月28
五、活動內容、形式、及要求
1、“小手動起來,七采端午亮起來”活動:
收集端午節由來的知識,自己動手制作象征祝福的七采葫蘆、紙鶴,幫助爸爸媽媽布置自己家,或與爸爸媽媽學包粽子!
2、端午節征文活動:
一、二年級寫端午節日記、三、四、五年級征文活動,每班選出五篇上交。
3、端午節頌讀活動:
收集并背頌一首端午節詩歌。
4、端午節感恩活動:
5月28日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撥一個粽子、一個雞蛋吃,送上一句祝福
5、端午節送出的祝福活動:學校組織四、五年級各班代表到敬老院、老戰士家開展慰問活動!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7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顒幽繕丝蓺w納為:端午節習俗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讀寫繪能力。
三、活動時間:
6月19日——6月23日
四、參加人員:
一年級學生
五、活動內容:
通過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學一學等方式,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文化。
班級開展端午節主題班會,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祖國傳統節日。
布置端午節假期作業:通過讀寫繪形式記錄端午節。
六、活動要求:
6月23日上交作業,由班主任推薦12張優秀的作業上交大隊部進行評選。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8
一、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開展這些活動,既能鍛煉和發展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二、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端午
三、活動時間
20__年__月__日
四、活動地點
教室、家庭
五、活動內容、形式、要求
(一)了解端午文化
1、集體晨會進行端午節知識的介紹,宣布端午節系列活動開始;
2、校廣播臺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話題,制作一檔專題節目;
3、出一期以“端午文化”為主題的手抄報;
(二)感受端午風俗
1、1~6年級開展端午風俗小報設計大賽;
2、以“我向(媽媽)奶奶學一技”為主題,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三)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一起分享,培養孩子之間的友情。
2、將端午風俗小報優秀作品進行展覽,讓孩子們在參觀欣賞優秀的小報設計的同時,更深入了解端午風俗。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9
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我班將于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F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中國夢”學習教育,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幸福生活,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二、活動時間
20__年6月x日至6月x日
三、活動內容
1、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組織開展“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依托“道德講堂”組織端午節民俗講座,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用心體會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愛國愛鄉情懷。
端午節期間,積極組織學生志愿者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村居清潔、節日慰問、助殘愛幼等志愿服務,為留守兒童、貧困生、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送去慰問金、粽子等,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3、開展校園灑掃活動。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大掃除,整理個人衛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4、制作節日小報。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與端午節活動的感悟制作成節日小報,并開展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四、活動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項目,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10
一、活動目的: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傳統節日教育的內容與途徑是廣泛的,我校的學生以城市子女居多,對過傳統節日的風俗了解不多,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將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教育活動從學校和家庭兩個面延伸。通過在學校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通過在家庭開展親子間長輩帶孩子懸白艾、掛菖蒲、包粽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真正讓隊員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進一步增強愛國愛鄉情感,提高科學文明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活動時間:
20__年5月18日——30日
三、活動內容:
1、大隊部以“倡議書”的形式,把活動的意義、主題、時間、內容、形式等告知全體隊員和輔導員,讓隊員及其家長明確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好端午節的活動。
2、開展端午節校園“六個一”:全班一起誦讀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辭和歷代愛國主義詩篇;一次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一次以家政課為主的香囊的制作并組織評比;一期主題黑板報;一次主題班隊會;撰寫一篇心得體會。
3、開展端午節家庭“四個一”活動:即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帶孩子一起去買過端午節的材料,開展一次“與媽媽共同包粽子”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指導孩子做一份端午節手抄報或電子小報。
4、活動延伸。節日之后,上交心得體會、主題班隊會方案、活動照片,也可邀請家長共同參與,交流活動所獲,從而使節日活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11
為深入挖掘民族傳統節日所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將中華民族的氣節教育、節氣文化和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按照上級活動精神,根據學生生活實際,現制定學校"端午粽飄香,六一快樂多"主題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引導師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科學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活動目的:
1. 了解端午節的起源、文化以及節日風俗習慣。
2. 感受中國文化節日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3 .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涵,增強節日文化理念,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三、活動主題:
端午粽飄香,六一快樂多
四、活動設計
1、主題班會
對象:1——2年級
要求: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認識各種各樣的粽子;講屈原的.故事;誦屈原的詩詞;動手學包粽子;等等。各班級根據本班實際,確定主題和形式,下周二(5月27日)召開班會。
2、手抄報
對象:3年級
要求:各班級舉行手抄報評比活動。
3、實踐活動照片評比
對象:4年級
要求:
各班學生進行"情系端午"為主題進行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要求
1.認真部署,廣泛宣傳
充分認識民族傳統節日文化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資源,是凝聚民族感情的舞臺。班主任要提高認識,認真部署,廣泛宣傳,切實保證此次文化活動落實到位,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2.講求方法,注重實效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項目,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12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飲抹雄黃酒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一、活動主題:
"小小中國娃濃濃端午情"
二、活動日期:
6月6日
三、活動地點:
中班活動室
四、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2、增進幼兒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五、活動過程:
看一看、說一說,剝一剝、嘗一嘗,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粽子,知道粽子形狀各異,里面的餡料很豐富,粽子的味道也很好吃。
六、活動延伸:
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并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共同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策劃方案篇13
一、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2、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紀念秋瑾。借端午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3、端午節也是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體驗親情的魅力。
二、活動時間:
5月29日——6月3日
三、活動安排:
1、舉行一次有關端午節的主題班會。
(1)同學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識。
(2)以小組為單位,搜集進行古詩文的交流或賞析。
(3)講解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4)為學生講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
2、“我向長輩學一技”主題活動
(1)在家里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嘗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長共同動手制做香囊,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3、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制作好的香囊送給家人,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他們平日為同學們的辛勞。
(2)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老師一起分享,培養孩子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情。
(3)能夠背誦有關端午的詩詞名句,或介紹屈原的故事。
4、出一期端午節的手抄報。
5、出一期端午節的黑板報。
四、活動要求
1、班主任認真組織,查找相關資料,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作好記錄。
2、各班也可自行設計活動內容。做好資料收集。